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移植后的毛囊能够成活,那么术后效果基本上都是永久性的。
所以,毛囊成活率是决定植发维持时间的关键因素!
这个结论是有数据支持的:2018年《中国卫生管理标准》有一项关于“自体显微毛发移植治疗永久性秃发90例的临床研究”的报告。
据报告显示:男性雄脱的毛囊成活率为99.19%,女性雄脱的毛囊成活率为98.60%,毛囊总成活率达到了98.92%。
所以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植发效果是可以被保证的。
那为什么还是有部分植发受术者出现了植发效果不佳的情况呢?
文献中,作者也对于移植成功率未达100%的可能性因素作出了分析:
结合临床观察,提取毛囊时的机械性损伤、毛囊离体后的活性损伤、种植毛囊时因角度或密度造成的物理性损伤,是导致毛囊成活率降低的三大主要原因,下面逐一分析:
1.提取毛囊时的机械性损伤
提取毛囊时的机械性损伤主要是由于手术器械选择不佳或操作医生手法不熟练造成的,先说手术器械的选择。
目前国际医学上主流的有三种植发器械——宝石刀式、种植笔式和种植针式。
由于宝石刀是由锋利刀片切出的直线型微创口,所以没有直径一说,丰俭由人。但种植笔和种植针有各种尺寸的孔径之分,到底哪种孔径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患者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最大的矛盾点。
2017年,世界植发大会上针对植发医生最常用的器械直径公布了一项数据:
数据显示,器械直径小于0.8mm 的使用者占8.5%,直径0.81~0.9mm 的使用者占43.5%;直径0.91~1.0mm 的使用者占45.1%,直径超过1mm 的使用者占3.0%。
显而易见,植发器械并非越小越好,直径更小的器械意味着更高的毛囊损伤率和更小的容错率,还可能增加取发的时间,增加毛囊体外放置的时间,最终导致毛发移植效果更差。植发器械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直径更大的器械意味着更大的皮肤创伤,会留下点状疤痕,而且会导致毛囊密度过大。
而且,如果医生对提取毛囊的操作不熟练,增加了毛囊体的破坏率,也同样会造成毛囊成活率降低的结果。
2.毛囊离体后的活性损伤
手术过程中保持移植物的低温水化是提高毛囊单位成活率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被分离出来的毛囊单位移植物缺少了周围组织对它的保护,相对于大的整块头皮更容易干燥,因此必须要特别注意毛囊单位移植体在分离时和植入前的保湿,以防毛囊干枯失活。
提取和分离后要及时将毛囊放在0~4℃的0.9%生理盐水冰碗中,低温可以减慢代谢,使器官能够更好地对抗缺氧,大部分器官移植手术失败不是器官受损,而是因为器官缺氧致死。
此外,显微分离也是产生恒定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分离一般是由团队助理或护士来操作,这个过程要做到观察细,每切一刀都有计划,避免移植物的反复修整,减少毛囊的损伤,缩短毛囊离体后的时间。
不同的分离手法也会左右最终结果,传统的毛囊分离法是在毗邻单根毛囊间强行切割,易造成相邻毛囊中1根离断,使供区毛囊损耗。因此,我们采用的改良毛囊分离法,在皮下毛囊间疏松结缔组织内作初步分离,不切断皮肤,可以得到完整的毛囊,尽可能降低毛囊损伤。
3.种植毛囊时因角度或密度造成的物理性损伤
在头皮受区打孔时,要注意打孔的尺寸、密度及深度,过于密集或过深的孔径都会出现头皮深层血管网损伤的可能,影响毛囊的再血管化,毛囊可能会因为缺少血液输送而死亡。一般临床上认为移植密度在20~30FU/c㎡为宜。
打孔的角度也应与原毛发的生长方向保持一致,植入时应将毛囊顺着打孔方向轻柔插入,防止毛囊折叠,避免反复插入对毛囊造成物理损伤。
综上所述,植发术后的维持时间取决于毛囊成活率的高低,提取器械、分离技术、毛囊环境、种植密度,都可成为影响毛囊成活的决定性因素。此外,毛囊供体的健康程度、受区皮下脂肪厚度和血液供给质量、术后护理程度等问题也可成为影响毛囊成活的客观原因,这也是我们作为临床医师应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满足患者对于长久效果的期待。
推荐阅读
国内有什么好的植发机构?碧莲盛,雍禾,大麦,新生怎么样?性价比那个更高?